top of page
The Last Judgemnt

《最後的審判》(1549年)
馬塞洛·維努斯蒂(Marcello Venusti, 1512/1515-1579)

帕勒斯蒂納 / 曼代茲 - 《沉思人文主義, 美麗和力量》

此作品將多重藝術界面集於一身,包括音樂、繪畫、視覺媒體、攝像和人工智能技術。藉此,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得以持續對話。受法爾內塞典藏所啟發,這個組合展示了對比鮮明的藝術形式如何在時間和空間的流動中共存,以及藝術品如何在更大的漸變體中定位。在此播放的管弦樂作品錄取自現場表演,曲目為卡米洛·曼代茲於2020年譜寫的《溶解的(白)平面》, 其與帕勒斯蒂納所寫的一首16 世紀聖曲在一系列於時間上來回穿梭並跨越文化與媒介的對話中並列。

 

卡米洛·曼代茲(生於1981年) -《溶解的(白)平面》室樂團版本(2020年)

音樂受卡濟米爾·馬列維奇(1897年至1935年)所繪的《溶解的白平面》(1917年)所啟發。

香港巴羅克室樂團 X 音樂總監潘明倫教授。

表演於2021年6月28日於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進行首演及錄影。

 

喬望尼·皮耶路易吉·達·帕勒斯蒂納 (約 1525年 - 1594年)- 《主啊,當你來》(1587年) 演唱:人機虛擬合唱團 原型合唱團員:陳沛陶, 林紫薇, 劉穎聰, 鄧梓翺 人工智能聲樂生成模型由雪巍博士研發。 此人工智能研究項目獲香港研究資助局資助(項目編號:[T45-205/21-N])。

樂曲簡介《沉思人文主義, 美麗和力量》 法爾內塞典藏始於教宗保祿三世(1463–1549; 1534 年在位),可謂「系出名門」。這個典藏在隨後兩個世紀的繼承人的購藏下不斷增加,直到1731 年,家族最後一名男性後裔安東尼奧.法爾內塞離世後,其藏品留給了他的侄女西班牙王后埃麗莎貝塔.法爾內塞(1692–1766)。鑑於家族歷史,埃麗莎貝塔清楚明白傳承數代的收藏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遂把這批藏品授予她的兒子——西班牙波旁王室的帕爾馬和皮亞琴察公爵卡洛斯(1716–88 年),作為他於 1734 年被加冕為新建立的那不勒斯王國國王一份重要的禮物。在 1735 至 1739 年間,法爾內塞典藏被輾轉搬移,由帕爾馬、羅馬,到最後入藏於那不勒斯由卡洛斯委託喬凡尼.安東尼奧.梅德拉諾設計的卡波迪蒙特王宮。收藏品的規模分別在卡洛斯和他的兒子兼繼任者斐迪南四世(1751–1825)統治期間,及法國統治那不勒斯期間(1799–1815)在若阿尚.繆拉添置下不斷擴大。在1861 年意大利統一後,薩伏依家族接替了波旁家族成為統治者,及至 1930 年代,薩伏依家族把宮殿移交意大利政府後,藏品數量仍然與日俱增。卡波迪蒙特王宮於 1957 年成為藝術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亞歷山德羅.法爾內塞,即後來的教宗保祿三(1463–1549)於 1534 年成為教宗,並於 1545 年將其在帕爾馬和皮亞琴察的領土升格為公國。其收藏和委約藝術家創作的舉動,在當時是貴族表現知識、權力和地位的方式。購藏藝術品,是他實現雄心壯志的策略之一。保祿三世贊助了不少當時的藝術大師,例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提香等。他更委託提香為自己和法爾內塞家族的成員繪製了數幅肖像畫。保祿三世以教宗的身分,把米開朗基羅(1475–1564)從佛羅倫斯召到羅馬,讓他在西斯汀小教堂繪製《最後的審判》。為了紀念這一偉大事件,他的孫兒紅衣主教亞歷山德羅.法爾內塞(1520–1589)委託了馬塞洛.維努斯蒂(1512/1515–1575)臨摹這幅壁畫,以此 歌頌他們的贊助。保祿三世亦聘請了米開朗基羅監督聖伯多祿大殿的建設。 人文主義者認為美貌是真理、美德和道德的體現,優雅的姿態是道德品格的外在表現。提香(1488/90–1576)、帕爾米賈尼諾(1503–1540)和布龍齊諾(1503–1572)等畫家以描繪衣著華麗的宮廷女性來探討這概念。這個展區展示了數幅 16 世紀最著名的女性肖像畫。在《安提亞肖像》中,帕爾米賈尼諾將主角置於中心、正視觀眾,模樣描繪得惟妙惟肖。其衣服和珠寶華麗細緻、手勢優雅、目光神秘,顯示畫家擅於讓觀眾和畫中主角建立心理聯繫。同樣,佛羅倫斯畫家布龍齊諾《仕女圖》中人物的姿勢及以流暢筆觸仔細描繪的衣服紋理,均帶有強烈的現實風格。提香則以一團團寬鬆的筆觸描繪《達娜厄》,與上述畫家光滑的畫面形成對比。畫中紋理和色彩的配搭,突顯灑在人物身上的光澤。藝術史學家喬爾喬.瓦薩里(1511–1574)記述米開朗基羅雖讚揚此畫的用色,但批評它缺乏佛羅倫斯畫家應有的「素描」基礎。 以健壯肌肉表現的強健體格,是力量、理性和紀律等男性美德的象徵。此區展示的安尼巴萊.卡拉奇(1560–1609)作品,充分描繪了這個想法。卡拉奇生於繪畫世家,其工作室以創作糅合自然研究、理想化的古典雕塑和 16 世紀繪畫的作品而聞名。在 16 世紀末的羅馬,卡拉奇和他的競爭對手卡拉瓦喬,以全新的自然主義作畫,奠定早期現代藝術發展的基礎。在 16 世紀,羅馬各地進行了有系統的考古發掘,當地藝術家和收藏家深受這些古典雕塑、壁畫和建築影響。法爾內塞家族積極收藏這些古典藝術,如 1546 年於卡拉卡拉浴場發現的《法爾內塞赫拉克勒斯》和《法爾內塞公牛》,同時也正好聘請卡拉奇為他們位於羅馬的奢華宮殿繪製古典風格壁畫。從卡拉奇的兩幅學術裸體畫,可見古典藝術對他的影響甚深。和當時許多藝術家一樣,他以古典雕塑為模型作畫。在《酒神巴克斯》和《河的寓言畫》中,他筆下的景物色彩柔和,用以襯托明亮的肉色,強調人體的肌肉組織。

《主啊,當你來》(1587)
喬望尼·皮耶路易吉·達·帕勒斯蒂納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約1525 - 1594)

Domine, quando veneris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00:00 / 09:21

《主啊,當你來》(Domine Quando Veneris)是一首四聲部格律詩,最初在晨禱時作為紀念亡靈的禱文吟唱。我們以嶄新的人機合唱方式去表現這幅畫作的主題:女聲部分由真人演唱,男聲部分則由人工智能(AI)演繹,分別寓意畫中下方善與惡的亡魂在審判日祈求天主的憐憫。

Text

Domine, quando veneris judicare terram,

ubi me abscondam a vultu irae tuae?

Quia peccavi nimis in vita mea.

 

Commissa mea pavesco et ante te erubesco,

Dum veneris judicare, noli me condemnare,

Quia peccavi nimis in vita mea.

中文翻譯

主啊,當你來審判世界的時候。
我到哪裏可以躲避你的怒氣呢?
因為我一生罪孽深重。

我懼怕我的罪,我在你面前羞愧。
當你來審判的時候,不要定我的罪。
因為我一生罪孽深重。
 

主啊,當你來 
   
(White) Planes in Dissolution

Domine, quando veneris X (White) Planes in Dissolution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Camilo Mendez
00:00 / 14:06

(White) Planes in Dissolution by Camilo Mendez

White Planes in Dissolution (1917)

painting by Kazimir Malevich (Museum: 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

©圖片獲意大利文化遺產、活動和旅遊部及卡波迪蒙特博物館授權使用
bottom of page